感覺

上個星期回到花蓮,住在一個學生家,這個學生在特教界相當有名,原因是許多團體或教育單位常常會請這個學生的爸爸去現場分享孩子的教養心得,然而,我認識 這個家庭十多年來,我們常常看見有許多團體與單位相邀爸爸擔任某協會的要角,這個家庭也似乎自然而然的好像要成為大家期待中的「堅強」。

然 而,面對一個家庭中有重度腦麻、無語言表達能力和移位能力的孩子,從早年的早療經驗,很多團體因為爸爸對孩子教育的投入而競相報導這個家庭的故事,甚而也 有不少研究論文也會找這個家庭作為研究的對象,每一次,看到這個家庭的故事,就會讓人「感動」這個花蓮的家庭故事。但是我相信,那個感動是任何一個人在接 觸這個家庭以後會產生的一種心情,但是,「感動」的心情對這個家庭到底有多少的幫助,誰知道?我們常常在參與一個團體或認識一個努力的家庭後就很容易產生 「心情」,但是,這個心情可能都是一時興起,他無法隨著這個家庭形態與壓力的改變而改變,當我們每一個認識這個家庭的人,在現場鼓勵孩子、說說好聽的話都 很容易,因為,動口比動手要容易太多,但是,那一種卸下光環後的寂寞,才是父母功課的開始。

這已經是十一 年前的故事,我們似乎在很多年前就為這個家庭在畫很大的大餅,因為孩子的早療過程所以……的美好故事,我也記得十一年前這個孩子是我早療DIY的服務對象,然而,十一年了,孩子 依舊是必須坐著輪椅和擺位椅,父母只期待孩子的癲癇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但醫師持續的加藥加藥並無法改變孩子的命運。

主 動和父母們討論,我想再度為這個孩子進行一週五天每天一小時的一對一的課程,我自己知道,面對這樣的嚴重腦性麻痺的孩子,為他們設計適當的課程一直是我的 「死穴」,尤其當我面對一個沒有口語能力,肢體嚴重受限的孩子,當父母告知學校老師對這麼嚴重障礙的孩子,幾乎都已經沒有能力去教育他,到學校上課只是爲 了讓孩子有機會接觸不同的情境罷了。

我 為這個孩子規劃每天一個小時的課程,孩子的眼神和笑容是我們唯一的溝通管道,當孩子在對我提供肯定的回應時,他只能將眼珠子往上看來表示肯定,對於否定的 回應則會明顯的將眼珠子往左邊移動,我則知道孩子對我的問話是表示否定的,孩子沒有語言表達能力,連四肢都受限的孩子,只有了解他的人,能讀懂眼神意義的 人才能明白孩子想表達的情意是什麼。

憑 良心說,孩子的回應模式和眼神,一直在我腦中盤旋久久而不散去。我常常無法正確判斷他的表達模式時,我就會告訴孩子:「如果是好,你就笑一笑老師才知 道!」等孩子開始笑了,我發現孩子常常會故意和我開玩笑而「唬我」,甚至於會因為起床找不到我而「心情不好」,我又慢慢的告訴孩子「喜歡的時候要笑一笑, 還要講話!」對這樣的要求我們可能都覺得是「過分」,但是,孩子知道他只要發出「啊」或「喔」的語言再搭配一個微笑,我就可以「懂他」了。

孩 子其實認知能力並沒有我們想像中差,只是常常我們這些特教老師不懂得他。我從孩子的感覺系統介入,我想感受一下,對一個重度腦麻的孩子,我有沒有能力去教 他;我應用孩子的感覺系統,讓他產生移動兩手的動機,哪怕那個速度極慢極慢;透過孩子的感覺系統,讓孩子辨識身體的部位,並幫孩子說出每一個部位的名稱, 我選擇了花蓮的石頭讓孩子辨認大小,由於孩子無法子行拿握,我必須將石頭塞入孩子的手掌中,並口頭告訴孩子:「現在你左手的手心有一顆石頭了。」、「這個 石頭比較大!」我提供孩子感覺器官的學習管道時,同時將正確的語言指令呈現出來。

在 孩子學習感覺石頭的大小的同時,我會不斷的根據課程進行的方向把「大小」的概念帶入,也讓孩子兩隻手同時握一個不同大小的石頭來感覺「左手的石頭是大 的」、「右手的石頭比較小」等不同感覺,當我嘗試在孩子的左手手心塞入一顆小石頭時,我會要求孩子用力抓著石頭移動手的位置,直到將握著石頭的手移到我的 手掌中,我再慢慢要求孩子鬆開手掌讓石頭掉下來。

我在孩子擺位 椅的桌面上黏上十塊黏土,讓孩子可以用視覺看到黏土的位置,再依著石頭大小的排列出順序黏在十塊黏土上,我順著孩子手部關節的發展讓孩子慢慢彎曲後,並把 孩子的食指拉出並指著前方的石頭,藉由老師的力量來拉著孩子的手去數出「一顆石頭、二顆石頭…..十顆石頭」,也透過這個過程告訴孩子「你看!由左邊往右邊,石頭越來越大!」或是「你看!由右 邊往左邊,石頭越來越小!」孩子的動作雖然受到限制,但是一樣可以進行有效的認知學習。

我 為孩子每天安排一個小時的課程,媽媽或爸爸爲我們拍下整個學習的過程。媽媽說,孩子平常上課只要十分鐘就無法維持下去,但是這個過程每天都經過一個小時孩 子都還很有興趣,爸爸媽媽同意日後有機會將錄影過程和一樣有重度腦麻孩子家庭分享,這樣的模式對我來說,是第一次嘗試將蒙氏治療教育學的概念應用在重度腦 麻的孩子身上,也更應驗我從Anderlik老師身上學習到的教育模式,那是一種很美麗的感覺,從孩子的臉上我們更清楚的看到孩子學習的渴 望。

我常常說,好的 特教老師就不要把自己的格局給「做小了」,在孩子的生命歷程中,他讓我們有機會去突破限制,從孩子的眼神中,你會知道,你給孩子的,是孩子要的,還是你要 的。

郁宜老師

台北市學前特教班教師

郁宜老師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